乾隆朝名将阿桂:让和珅畏惧的国之栋梁
乾隆帝眼中的能臣
乾隆皇帝曾用一首诗盛赞阿桂:阿克敦子,性颇捷敏。力请从戎,宜哉惟允。身不胜衣,心可干城。楚材继出,为国之桢。这短短数语,道出了这位满洲名将的非凡才能与忠诚品格。
提起乾隆朝的宠臣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贪官和珅。据记载,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府邸时,抄出的财物价值高达9亿两白银,相当于清朝十余年的财政收入总和。和珅的贪腐行为若无乾隆的默许,恐怕难以持续。然而,和珅虽贪,却颇有才干,这也是他能长期受宠的原因。
但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和珅,面对一个人时也不敢造次,只能毕恭毕敬。这个人就是阿桂——乾隆心中真正的第一宠臣。那么,阿桂究竟有何过人之处,能让和珅如此忌惮?
展开剩余79%贵族子弟的非凡志向
在经典剧集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中,和珅曾对纪晓岚说:满朝大臣,除了你纪晓岚天天和我互掐之外,也就只有刘墉和阿桂还敢对我爱答不理。这句话透露出,在和珅心中,刘墉和阿桂是少数能让他敬畏的人物。
阿桂全名章佳·阿桂,出身满洲正蓝旗贵族,父亲是乾隆朝的大学士、刑部尚书。作为显赫的官二代,阿桂本可轻松依靠家族荫庇谋得一官半职。但他却选择了更为艰难的道路——凭借真才实学出人头地。
阿桂天资聪颖,闻人谈史事,即了了,能记其大略。他隐姓埋名参加科举并成功中举,却并不满足于此。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后裔,他更向往沙场建功。当阿桂向父亲表明从军志向时,父亲欣然应允:我早看出来了,你要真是心意已决,为父也不阻拦你,你去吧!
西北战场的辉煌战绩
乾隆二十年,准噶尔部在西北发动叛乱,乾隆任命阿桂为征西大将军。阿桂运筹帷幄,以奇策击溃准噶尔主力骑兵,又用两年时间彻底肃清残余势力。就在班师回朝途中,新疆霍集占兄弟突然造反。
阿桂敏锐地抓住战机,一面派人密报乾隆,一面让部队化整为零潜伏在附近村落。接到乾隆准许出击的圣旨后,阿桂率军夜袭敌营,亲自带领数百精锐从侧翼突袭,大败叛军。此战俘获一万二千人,缴获牲畜无数,最终霍集占兄弟的首级也被献上,天山南路叛乱彻底平定。
庆功宴上,乾隆亲自举杯相敬:爱卿此次连续平叛当真是辛苦,朕敬你一杯。阿桂谦逊回礼:谢陛下,这是微臣应该做的。此战奠定了阿桂在军中的地位,也开启了君臣相得的佳话。
此后十六年间,阿桂一直是乾隆倚重的大将。他提出的新疆屯田政策成效显著,至秋丰稔,收粮皆倍,兵食以足,为稳固西北边疆作出重大贡献。
平定西南的赫赫战功
乾隆二十九年,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在赖和木图拉率领下起义。阿桂再度受命出征,用奇谋斩杀起义领袖。虽然叛乱未能完全平息,但阿桂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验证。
乾隆三十六年,金川地区再次发生叛乱。阿桂主动请缨,被任命为定西大将军。他果然不负众望,不到一年就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。作为入关后少数保持满洲尚武精神的将领,阿桂的表现让乾隆倍感欣慰。
战后,阿桂被晋封为一等诚谋英勇公,兼任吏部尚书和军机大臣。乾隆亲自举行郊迎礼,在紫光阁设宴庆功。三年后,阿桂更接替去世的于敏中,成为内阁大学士,位居朝廷二把手。
与和珅的鲜明对比
阿桂虽位极人臣,却从不专权弄权,经常以钦差身份巡视地方,解决民间疾苦。可以说,乾隆盛世的美誉有他一半功劳。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,与后来崛起的和珅形成鲜明对比。
和珅善于揣摩圣意,靠逢迎拍马获得宠信。阿桂对这种行为十分不屑,对他爱理不理。而和珅虽心怀不满,却不敢造次。究其原因,阿桂的功名是实打实拼出来的,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无可撼动。
最终,阿桂得以善终,享年八十余岁,死后获嘉庆皇帝追赠哀荣。而和珅则在乾隆驾崩后迅速倒台,家产抄没,身败名裂,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臣。
正如人们所说,当阿桂在西北战场建功立业时,和珅还是个五岁孩童。两人的人生轨迹和最终结局,恰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不同人生选择的迥异结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股票平台杠杆-炒股配资之家-广州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