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沙特阿拉伯广袤的荒漠中,麦加宛如一颗镶嵌在黄沙中的明珠。这座城市不仅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,更是全世界穆斯林的信仰中心。这里坐落着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——禁寺,可容纳数百万信徒。每年朝觐季节来临,数百万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涌入麦加,只为完成一生中至高无上的宗教义务——朝觐。对许多人而言,这是一场穷尽一生积蓄,甚至不惜举债也要完成的虔诚之旅。
而朝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人流冲击,使得麦加的交通、住宿、医疗和航空运输系统都面临极限挑战。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。
1991年6月21日,无数朝圣者如期抵达麦加,完成了他们心中的神圣使命。转眼20天过去,返程运输仍处于繁忙的收尾阶段。此时的航班密集、调度紧张,作为朝觐旅客最主要的出入通道,吉达国际机场依旧处于全负荷运转中。
时间来到7月11日,一架麦道公司的DC-8飞机停在距离麦加约70公里的吉达国际机场执行登机程序。该款飞机是麦克唐纳·道格拉斯公司研发的四发窄体喷气式客机,1958年5月30日首飞。尽管开局不错,各种子型号一共生产了556架,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、技术落后、经济性不足等原因,最终于1972年停产。
展开剩余74%机场这架具体型号是DC-8-61,注册编号C-GMXQ,1968年生产,机龄已有23年,总飞行时间49318小时,完成了30173次起降循环,算是一位“空中老兵”。该飞机由加拿大国家航空拥有,此次以湿租形式租赁给尼日利亚航空公司,用于执行朝觐返程航空任务,飞行路线是从沙特阿拉伯吉达国际机场前往尼日利亚索科托,全程超过5000公里,预计飞行时间7小时左右。
这是尼日利亚航空的包机航班,航班号为尼日利亚航空210号班机。为叙述方便,我们简称为210号班机。直飞此次航班的机组如下:机长是47岁的威廉·亚伦,他曾在加拿大空军服役21年,1989年退役加入民航,驾驶过多种型号飞机,累计10700小时飞行经验,其中1000小时在DC-8上,经验丰富;副驾驶是36岁的肯特·戴维奇,累计8000小时飞行经验,其中550小时在DC-8上;飞行工程师是46岁的维克多·费尔,同样有空军服役经历,总飞行时间7500小时,其中1000小时在DC-8上。总体来说,三位机师都是航司公认的称职飞行员。
除了他们,机上还有11位空乘人员,以及247名完成朝圣之旅、迫切想返乡的尼日利亚人。起飞前,机上一共载有261人,已是满员状态。
上午8点10分,机组获得推出许可,从六号停机坪滑行至机场另一端的34L跑道准备起飞。由于距离较远,需经历多个弯道和交叉路口,耗时11分钟,滑行5.2公里才抵达跑道起点。
8点26分25秒,在完成起飞前检查并获得许可后,机长一声令下,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。但滑行不到200米时,机上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并伴有轻微震动。三位机师一脸疑惑,迅速检查仪表盘,却未见任何报警或异常,系统显示一切正常,于是他们选择继续加速。很快,飞机达到V1速度(决断速度),但在这一瞬间,机身再次震动并发出第二次异响。此时飞机已无法中断起飞,最终达到VR速度(抬轮速度)成功升空,朝着目的地进发。
尽管起飞后一切正常,但异响和震动让机组心生不安。他们默默祈祷一切顺利,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。起飞后2分16秒,驾驶舱响起刺耳报警,四盏低压灯全部亮起;12秒后,增压系统异常,客舱正在失压。机组立即决定下降至安全高度,并向空管汇报:“210号班机希望保持在2000英尺高度平飞,飞机出现增压问题。”空管却指示:“下降至3000英尺,航向010。”这一矛盾指令让机组困惑,但考虑到沟通可能存误,他们暂按指示爬升至3000英尺。
几分钟内,飞机故障报警频发:起落架故障、扰流板异常、液压系统失效等接连出现。机组神经紧绷,意识到飞机面临严重问题,无法继续飞行。机长立即向空管宣布紧急情况:“飞机可能因爆胎导致液压系统失效,请求返场迫降。”空管建议降落在16号跑道,但机长认为需要时间准备,请求绕行后从34L跑道降落更稳妥。
然而,就在飞机绕行期间,恐怖一幕发生:客舱后部地板冒出浓烟,空乘闻到刺鼻气味后迅速寻找源头。烟雾迅速扩散,乘客惊慌失措,纷纷解开通往客舱前方,局势失控。乘务长冲进驾驶舱汇报:“客舱出现浓烟!”机长强装镇定回应正在返航,但火势已失控——火焰从地板窜出,烧穿机腹,高速气流助长火势,客舱后部陷入火海。乘客哭喊、祈祷声混杂,逃生通道拥堵,有些人连人带椅从机腹破洞坠落,上演空中悲剧。
起飞后10分钟,飞机距跑道18公里,机长第三次紧急呼救:“210号班机着火!需要立即返航!”此时空管才彻底清空三条跑道,允许任意降落。但飞机已难以操控,勉强对准跑道时,机长发现几乎完全失控。起飞后12分钟,飞机猛烈撞击跑道前方沙地,爆炸起火,残骸四散,261人无一生还。
调查由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导,发现事故直接原因是轮胎胎压不足导致爆胎起火。起飞前,维修人员篡改胎压记录,隐瞒安全隐患;经理为赶工期拒绝充氮气,最终左起落架1号、2号轮胎在滑跑时爆破,收起起落架后火焰卷入机腹,引燃液压系统和油箱。黑匣子记录显示,机组曾多次报告故障,但火势蔓延速度远超应对能力。
此次空难暴露了加拿大国家航空在维护监管、记录审核、安全文化方面的系统性漏洞。该公司于1993年破产,但遇难者家属的赔偿问题至今未完全解决。
发布于:江苏省盛达优配-股票平台杠杆-炒股配资之家-广州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